「鋼琴女詩人」的音樂人生——中西合璧書寫音樂新傳奇

香港著名鋼琴家鄭慧博士,施坦威藝術家,被譽為「鋼琴女詩人」「貝多芬第五代傳人」,2009年獲選為「香港十大傑出青年」。 鄭慧為中央音樂學院香港基金主席,目前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、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,更為多個亞洲及國際音樂比賽擔任評判。

音樂能開啟心靈的窗戶,也能激起生活的熱情,讓人心曠神怡,如飲清泉,如飲美酒。作為著名的音樂家,鄭慧是如何達到如此高的成就,如何用中西文化來灌溉自己靚麗的藝術人生?對此,鄭慧都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。

中西文化結合的《梁祝》成中國的經典詠唱
鄭慧的音樂足跡遍及世界各地,先後在紐約林肯中心、卡耐基音樂廳、華盛頓甘迺迪中心、北京國家大劇院、上海大劇院、香港文化中心等地演出,是首位在哈爾濱大劇院演出的香港鋼琴家。 多次以獨奏家身份與多個樂團合作,包括莫斯科管弦樂團、丹麥奧登斯交響樂團、香港管弦樂團、香港中樂團、香港小交響樂團、香港兒童交響樂團等等。

2019年4月18日,值《梁祝》首演六十年之際,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,鄭慧與呂思清的《梁祝》二重奏之夜,曲調婉轉,如夢如幻,如幽谷涓流,如破鏡重圓,內涵豐富,讓我們從音樂中感受到東方「羅密歐與茱麗葉」愛情故事的精髓。 琴韻化蝶的音樂激起觀眾澎湃的熱情,掌聲經久不絕。

《梁祝》為什麼成為經典? 鄭慧認為,這是中國一個很美好的傳說故事,家喻戶曉,大家都很喜歡。 《梁祝》的兩大主創非常有才華,中西結合,他們把千年的愛情傳說變成一部音樂廣為流傳。 再加上現在中國這些在世界範圍內得獎的音樂家,很多以《梁祝》為最高的技術追求,以他們最佳的精神狀態去展現。 而且很多音樂家在中國學習後也去西方留學,豐富了他們的演奏和文化,提升了他們的演藝手法,從而更加美化了《梁祝》,所以它能一直流傳到現在。

鄭慧說,她小時候就聽過這個傳說,在這種藝術環境的薰陶下,如今完全能把這首曲背下來。《梁祝》確實有一種能夠進入血液的傳承文化,和自己身心共舞,那種感覺就像她兒子看他非常喜歡的漫威電影,剎那間的激情融入自己的血液,掀起一陣澎湃的感覺。

詩情畫意等多元化音樂風格讓觀眾陶醉
鄭慧被譽為是「貝多芬的第五代傳人」,還有人稱讚她是一位「鋼琴詩人」,用樂器來演奏美麗的田園和明媚的陽光。 很多人都會讚美她在台上的精彩演奏,有些人說她非常浪漫,也有人誇獎她有張力,接受過中西方文化薰陶的她有獨特的風格魅力。

鄭慧說,這些名詞是觀眾在聽一個演奏家的傑出演奏時,發自內心的一種感受,一種由衷升起的自然悠美的感覺。 觀眾是從音樂中感受到那種浪漫或者如詩如畫的感覺。 作為音樂家,她也一直希望給他們一種精神上的美好享受。 另外對於觀眾給予的評價,鄭慧感謝觀眾的讚揚,也感謝他們給了如此高的榮譽。

鄭慧深情地說,每次演出她都全身心投入,很喜歡各種風格都有的演出。 對於整場音樂會,最喜歡的音樂是有內涵的。 現在社會有時出現了誤區,有的演出在比較誰比誰快、誰比誰響亮等等,各種各樣的都有,演奏好像變成是一個運動了。

鄭慧說,其實音樂不僅僅是音樂,最主要是要把裡面的文化內涵展現出來,而聽眾可以很容易地體會這些內涵。聽眾知道舞台上在演奏什麼,才是有意義的,而且這才是藝術,才有音樂感,才有感染力。否則,聽眾遠道而來聽音樂,過程很快,以後就慢慢忘記了。如果聽眾聽了以後,即使只記得一個片段,那也是成功的演奏。所以多元化的演奏最主要是要和聽眾溝通,要把心靈的感覺,從靈魂上和手指尖上跟聽眾溝通,這是她最享受、也是最期待的演奏狀況。

音樂家需要中西方文化的學習和融合貫通
鄭慧出生於北京,五歲開始跟隨中央音樂學院凌遠教授及趙屏國教授學習鋼琴,九歲來到香港。 聰慧的她從小就展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,14歲獲得香港藝術節大獎,在她十六歲之前,幾乎將香港所有的鋼琴類比賽獎項納入囊中,並成為香港演藝學院首屆畢業生。

1987年,鄭慧獲得四年全額獎學金,進入世界頂級的美國費城柯帝斯音樂學院(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)修讀學士學位,師從該院院長加里•格拉夫曼及教授利普金。

1994年,她獲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碩士學位。 1999年,鄭慧師從著名導師基•卡力素,在紐約州立大學拿到了音樂演奏家專業博士學位。

君子曰: 學不可以已。 鄭慧是大家公認的超級「學霸」,學習再學習,特別是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留學,更是一種磨練。 如何克服東西方文化不同帶來的困難,進行高效地學習?

鄭慧說,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確實很不同。首先是西方文化講究直接,比較簡單,一步到位;東方文化很多時候是講究分寸,講究韻味,有的時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,是很內在的文化。可能中國幾千年文化都是這種,例如孔子文化就比較含蓄。在美國,這兩種文化的差異是很大的,但這兩種文化各有其長,應該互相多點交流。特別是中國文化的韻味,要身為中國人才會比較容易感受到,比較容易掌握。中國的音樂家可以多演奏中國音樂,但同時也要再吸收一些西方音樂的精髓。中西方文化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融合。

鄭慧說,中國人從小到大都是有父母在引領,或者接受父母式的教導,例如幾點鐘幹什麼,都交代好了。包括中國的老師,有點像以前蘇聯的老師,他們一般手把手教,把學生當成是他的孩子來教,怎麼走上台、穿什麼衣服他都管。學生也習慣老師說什麼就做什麼的做事方式,會很有依賴性。一方面很依賴,但一方面又很精確,學生不會做錯任何事,因為學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由老師控制著。

一到在美國學習,鄭慧形容說感覺就像被扔在街上,什麼事都需要自己處理。猶如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被扔到水裡,然後撲騰撲騰,就會了。第一堂課,很認真地彈完以後,老師說,聽到裡面有些問題嗎?(中國人會習慣性認為這是老師要告訴學生的,而不是要學生自己找問題)然後老師才說這段彈得不夠快,要有很刺激的感覺,回去再練快。鄭慧回憶說當時心裡覺得應該由老師來教怎麼彈快,自己就是因為彈不快才來向老師學習的,但是當時不敢這麼說,怕老師不讓她繼續做他學生。

鄭慧說,很多事情,美國老師讓學生自己找一找方法,意味老師給了學生很多空間,學生要有自己的主意。當然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技藝,才有可能達到老師的要求。如果什麼都不會就去美國這樣學,是不太可能的。老師想培養學生的獨立性,經過幾年的磨練也確實是能訓練出來。總之,初到美國的這種開放空間會讓人感到無助,會有隻有靠自己、自生自滅的感覺。

鄭慧說她也愛譜寫,並有比較好的藝術基礎,這是在中國打下來的基礎。所以她很幸運,中西文化都有學習,而且時間上都很恰當。

香港的多元文化欣欣向榮
多年前,曾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。 他們認為,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裡,大多數老百姓處於忙忙碌碌的商業活動中,根本沒有閒暇時間去提高文化藝術欣賞的層次,只能讓身體沉溺在所謂「文娛」的「泡澡」中,再接受一些非本地文化的「泰式按摩」,同時大量本地主流媒體也宣傳並迎合這種「文娛」文化。

據說,「文化沙漠」這個說法第一次出現是在1927年。 《我這一代香港人》提到了這樣一段故事,當時魯迅到香港演講,有香港本地學者擔憂香港文壇荒涼現狀,並起名「文化沙漠」。 魯迅當即表示,香港是華人為主的城市,香港將來不會成為文化沙漠,「就是沙漠也不要緊,沙漠也是可以變的」。

作為音樂家,鄭慧又如何看待香港文化?

鄭慧說,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,那是過去式。現在,香港有很多的劇院,每天晚上這些劇院都是滿座。裡面不僅僅有戲劇,還有很多舞劇、話劇,各式各樣的音樂會,以及各種比賽,所以它一點沒有文化沙漠的模樣。而且香港市民的文化修養非常高,香港聽眾完全知道他們來聽什麼,知道什麼時候該鼓掌,什麼時候該喝彩。他們非常尊重藝術家,觀看演出時從來不會拿出手機拍照,或者喧譁,素質真的很棒。所以香港真的不是文化沙漠,而是文化的綠洲,是中西方文化澆灌的茂密森林。

大灣區規劃促進文化與藝術交流
2019年2月18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正式發布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綱要》)。

《規劃綱要》的第八章第二節明確指出,要「共建人文灣區」,塑造灣區人文精神。其中內容包括:

堅定文化自信,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,發揮粵港澳地域相近、文脈相親的優勢,聯合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,合作舉辦各類文化遺產展覽、展演活動,保護、宣傳、利用好灣區內的文物古蹟、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要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。完善大灣區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創意產業體系,培育文化人才,打造文化精品,繁榮文化市場,豐富居民文化生活。

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。發揮大灣區中西文化長期交匯共存等綜合優勢,促進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,創新人文交流方式,豐富文化交流內容,提高文化交流水準。

對於大灣區的規劃,鄭慧說是非常有意義的,就好像注入了新的血液,像是一種新的動態,是一個很好的交流。今年6月,她會繼續跟香港康文署和保利劇院合作,有一系列的巡演活動,估計是在內地四五個城市演出。她計劃帶著中西藝術風格,即半場中國作品和半場蕭邦作品,走南闖北去看看。從香港出發,把香港的這些文化帶給內地同胞一起學習一起分享,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。

音樂教育更是品德教育
在西方,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,常常會從小學習一種自己喜歡的樂器。 例如,籃球巨人科比不但籃球打得好,還曾經登台與周杰倫一起秀琴技。 股神巴菲特,不僅是全球最好的投資家,還是非常不錯的Ukulele(尤克里里)樂器的演奏者。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,能用薩克斯演奏出非常優美的音樂。

國內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,他們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職業,但是也學習音樂、熱愛音樂。 例如,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,他喜歡拉小提琴,中學時他還參加樂隊,是學校有名的銅管樂手。

家長讓孩子學一門樂器的理由是什麼? 是為了讓他成為一名專業的演奏家,還是為了能學習更多的謀生技能,或者擔心他文化成績不好,有個替補,可以考個藝術學校?

鄭慧解釋說,學音樂不僅是一個訓練手指的運動,她常看到有些學生自己在家裡練,練完以後就去老師那裡彈,彈完以後又回家裡練。 他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學,所以學著學著就不學了。 其實是應該通過音樂提升自身的素質,比如說左右腦協調,比如說紀律性,比如說專注力,比如說堅毅力。 也就是說要練好一種樂器要有這些品德,才能練好。 現在教學也是不止於教學生彈琴,也教他做人,比如說準時、或者說到做到,訓練一種責任感,這都是從音樂上可以學到的。 小朋友如果學音樂從品德這方面著手,不需要成為專業的鋼琴家或者專業的演奏家,學習過程中就已經受益了。 只要有這方面的品德,他做哪一行都會很成功的。

鄭慧舉例說,去年耶魯大學校長來香港做講座,他說有個名企要找一個CEO,面試了很多人,結果公司找了一個有音樂背景的人做了這個高職。因為公司認為有音樂背景的人很專注,也有協作精神,可以接受別人,別人也可以容忍他。他可以獨立承擔一個項目,也可以跟人家合作,情商高,又有品德。

鄭慧說聽了這個講座後,她認為美好的品德可以從音樂中學到。這也是小朋友應該學到的。她給小朋友的建議是,多走出去,知道什麼是音樂。可以多去聽音樂會,多用音樂跟人交流,比如幾個樂器一起合奏,對孩子來說很好玩,也會有一種團隊合作精神,會想著要把自己的樂器練好,才可以跟大提琴、小提琴演奏者一起玩,培養孩子這種責任感。或者就在家裡彈,慢點就慢點,快點就快點,不會感到拘束,培養一種獨立自主的性格,這兩方面都是學音樂必須具備的素質。

家長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,是希望他們享受美妙旋律的同時,能沉下心來,更專注、嚴謹地對待一件事情,並在不斷的練習中,養成勤奮、腳踏實地、堅忍不拔的品德。

音樂可以給人帶來無窮的快樂
歡快的音符響起,空氣中似乎就跳躍著喜悅的精靈,在你周圍舞呀舞,咻的一聲鑽入你的腦海,潛入你的心靈,然後你好像剎那間被什麼東西喚醒一樣,隨著節拍,腦袋晃呀晃的感到高興起來——相信總有一曲音樂撥動你心中的快樂琴弦,是的,這就是音樂的魅力。 難道音樂是神在異度空間撫慰我們的靈魂嗎? 它是有魔法的奇特天使嗎?

科學家們對這一問題也困惑不解,經過多年的研究,他們終於找到了能使我們快樂的源泉——多巴胺,這是一種與衝動、上癮相關的化學物質。 我們腦部分泌的這類化學物質越多,我們就越會感到快樂,而音樂,它可以向多巴胺吹響集結號。

研究發現,當我們聆聽音樂時,更多的血液湧向了腦部分泌多巴胺的部位,所以我們才會手舞足蹈,神清氣爽。 隨著音樂的變幻,我們通常會猜測下一個曲調是什麼,這種期待賦予了我們不斷的驚喜和歡樂,正是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愉悅感,而愉悅感的加強就歸功於多巴胺更多的分泌。

鄭慧喜悅地說,有了音樂以後真是無限的快樂,包括她的家庭也感受了快樂,一個人一生中有音樂,這個人不會孤獨的,好像有一個朋友伴著一直走到老,無論是昨天,還是明天。有一次,一個老人家對鄭慧說,太喜歡這場音樂會,可以現在學嗎?但老人家連譜都不認識,60多歲了。鄭慧鼓勵他音樂什麼時候開始學都可以的,就像一個朋友陪伴你,一起享受,一起來交流,所以人生要充滿音樂。

最後,鄭慧深情地說,音樂已經融進了她的人生,希望更多人能跟她一樣,從音樂中得到一種幸福的感覺和快樂的享受。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4jn2rqg.html